聆听开国元勋故事 汲取信仰的力量

2021-04-30 来源:未知 阅读:1888

报告厅里朗朗的党课宣讲声、车间里的言传身教……4月26日“信仰的力量——聆听开国元勋故事 坚定初心使命”宣讲活动在许昌世纪香产业园举办。

1

来自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的开国元勋后代和党史专家走进基层党支部,深入员工一线、生产一线组织专题党课,把革命先辈的的故事带到党员群众身边,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语言、一个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增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万里同志长子万伯翱同志在宣讲会上讲述了他在河南农村工作的故事。1962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坚决把18岁的万伯翱送到河南黄泛区农场参加劳动,父亲为了鼓励他在农场扎下根、好好干,写下了“一遇动摇,立即坚持”的临别赠言,年轻的万伯翱在艰苦的农场一干就是10年,父亲为了锻炼他,春节都不许回家。

万伯翱作报告

“战争年代,共产党的干部是哪里危险就去哪里,建国后,共产党的干部是哪里艰苦就去哪里,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的初心”。万伯翱在接受采访时说,心底无私才是真正共产党的干部,古人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共产党是“朝中有人难做官”,万伯翱的姑姑、兄弟姐妹和他本人不但一辈子没沾过父亲的光,反而总是成为被打压的对象,遇到升迁的机会,万里总是说,别的同志更有能力、更合适,让他(她)在等等吧。

“尽管我父亲位高权重,但我们一家人其实没过过什么好日子。”黄克诚大将之子黄煦同志表示,黄克诚一生廉洁,对家人子女要求严格,从没有为自己和家人谋过私利。

黄煦作报告

黄克诚最为可贵的就是为人真诚,刚直不阿,敢说真话。1977年,黄克诚将军重新复出,他被推选为了中纪委第二书记,在双目失明,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工作。

抓党风,黄克诚“不怕撕破脸皮”。黄克诚常说,打铁先要本身硬,正人先正已,只有无私无畏的人,才能向违法乱纪和种种不良倾向作斗争。他要求纪检部门的同志在端正党风过程中,要拿出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来,负起责任,将个人利害置之度外。

开国将军后代红色宣讲团讲师成健在发言中从父辈的经历讲到了红色传承的话题。他说:父亲当时参加革命的动机,就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让穷人有饭吃。”他入团、入党的动机,就是“要革命到底!”

成健作报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深了就是竞争力,党建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彦增认为,通过学习党史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对整个行业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彦增介绍公司党建情况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汇聚成势不可挡的力量。这力量,曾支撑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浴血奋战,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力量,也必将引领中华民族昂首走向复兴,在新时代铸就新的辉煌。



延伸 · 阅读